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
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叫做斯普特尼克1号,1957年10月4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。那个时候新闻里几乎每天都在播放“苏联成功发射卫星”的画面,我还记得电视机里那个圆
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叫做斯普特尼克1号,1957年10月4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。那个时候新闻里几乎每天都在播放“苏联成功发射卫星”的画面,我还记得电视机里那个圆滚滚的金属小球在太空中慢慢旋转的画面,好像整个世界一下子被拉进了科幻电影。
这颗卫星本身并不大,只有大约58厘米直径,重量也不到83公斤,外壳上装了四根天线,用来发射简短的嘟嘟声信号。它的信号被全世界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捕捉到,很多人甚至在自家后院的天线里听到那一声声“哔——”。那种感觉就像是人类第一次真的把东西送出了地球的大气层,像是我们对星空的好奇终于有了一个真实的、可以触摸的答案。
当然,斯普特尼克的成功也让美国一阵慌乱,随后掀起了太空竞赛的热潮。美国立刻加大了对NASA的投入,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关于火箭和卫星的讨论,甚至连教科书里也紧急加上了新的章节。那段时间,学校的科学老师会让我们自己做简易的火箭模型,大家都在猜测下一个会是哪国把人送上月球。
回想起来,斯普特尼克的发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,更像是一次全球的精神洗礼。它让我们意识到,地球其实并不是宇宙的中心,科技的进步可以把我们带得更远,也让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关于空间、资源以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。即使今天已经有无数的卫星围绕地球运转,那个小小的金属球仍然是我心里那个最原始的“太空梦”。